「社区舆情信息」什么是社区舆情信息?

北京飞鹰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公司 北京舆情监测软件

「社区舆情信息」什么是社区舆情信息?

2019年5月15日 舆情监测软件行业新闻 0

「社区舆情信息」什么是社区舆情信息?
  现在居民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一个个现代化小区陆续建成,成为社会群体划分的一个趋势。每个小区管理着不同,居住的人群也有所不同,都存在小区特有的舆情,所以,作为政府舆情监督部门,针对小区进行舆情采集,能快速获取社区居民心声,及时解决居民遇到的各种难题。所以,这种方式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社区舆情信息」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区舆情信息呢?前面我们讲过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是通过使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最终形成报告,帮助决策者进行判断,制定策略。社区舆情信息与之有相似的地方,他针对的范围是居住在社区的居民,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邮箱投递、走访等方式,听取居民意见、倾听居民心声、采纳居民好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所以,要做好这样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舆情人员的自觉性的一个考验,而通过这种方式,对政府掌握群众舆论导向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区舆情信息」社区当中一类群体人意识形态。
  也就是采集民情民意的工作。
  特点:
  1.收集、整理基层干部职工对交通改革发展过程中重大决策的反映。
  2.收集、整理干部群众对交通改革发展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的反映。
  3.分析和掌握交通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动向。
  4.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和教育工作领域中的新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
  5.总结和提炼本单位、本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社区舆情信息」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专家分析认为应对舆情 信息公开透明最重要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专家分析认为应对舆情 信息公开透明最重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6时34分报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今天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其中,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那么,本季度的舆情排行榜和以往有哪些不同?排行榜的具体考评标准是什么?对地方政府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哪些帮助?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今天接受了中国之声记者白宇的采访。
  

 
  这已是人民网第四次公布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本季排行榜中,在网上公布乡政府财政公务开支详细账目、被网友称为“全裸”乡政府的四川巴中白庙乡政府获得好评,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认为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不够。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分析了贵州、山西本次垫底的原因。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贵州安顺和陕西疫苗事件这两个事情虽然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很多问题都没有达到媒体或网民关注的要求,很多时候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并没有一个深度的解读,甚至有时候是在回避一些问题,这样就导致发布会之后不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猜疑。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介绍,我国3.84亿网民在各项重大热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上反映出的重大热点事件的研究和引导。「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很多地方党政机关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和应对能力相对欠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网从2009年开始推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单学刚: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地方党政机关提供尽可能科学客观的舆情参考数据和舆论引导的建议,以帮助地方能更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提高社会管理和应急水平,以崭新的理念和思维去促进突发事件的处置,推动网上的官民对话,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舆情应对之交通运输领域
舆情监测事件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总是居高不下。
交通运输领域舆情热度总体较高,主要有以下几个热点:
网约车新政出台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多数媒体、网民、业内人士、相关专家及地方管理部门对新规给予积极肯定评价。舆论认为,新规亮点多,充分体现出交通运输部门面向“互联网+产业”大形势的高瞻远瞩,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政策,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网民也期待,新规落地的同时,政府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的配套也应有所跟进。
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应对暴雨灾害
7月,多地遭受了极端暴雨天气,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当地公路、桥梁设施、城市交通等造成不同程度损坏和影响,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面对灾害,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部署应对工作,坚守防汛一线,全力以赴抢险保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如,北京市交通委要求各相关行业单位领导24小时在岗值守、重点路段加大巡查力度,“交通北京”、 “北京地铁”、“北京铁路”等新媒体发布汛期最新天气状况、交通路况、避险方法提示以及辟谣等内容,网民纷纷“点赞”。
民航航班正常管理新规
 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其中,因天气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的相关规定,广受业界和社会关注。
个别网民质疑,部分航空公司可能为了掩盖自身问题,将航班延误原因归结为天气或管制。但更多网民认为,《规定》为提升我国民航服务质量、维护乘客合法权益、保障正常航空运输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是航空部门服务的进步。非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责任确实不该由航空公司来承担,这也是国际航空业的规则。有网民建议,在《规定》落地之时,也可建立更灵活的航空补偿机制。
传播脉络
初期:7月10日,一段题为《卫辉交通暴力执法 拿石头破窗而入》的视频,经当地资讯博主@传播河南爆料后,在微博上热传。有网民表示,手持棍棒的灰衣男子、暴力砸窗的制服男子若真是执法人员,那真是给交通执法抹了黑,引发网民热议。
发展:7月12日,卫辉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当地市委宣传部发出一份针对此事的情况说明。河南省卫辉市对外宣传官方微博@卫辉发布称,卫辉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当事执法人员张展、侯志宇因执法不规范被停职检查,等候调查处理,对损坏车窗进行赔偿。同时,公安机关将对带车“黄牛”(以引领超限运输车辆故意绕行超限站点、逃避流动治超检查为“职业”的群体)妨碍执法、殴打执法人员等情况秉公执法。此回应一出,舆情不断发酵。
持续:7月13日,《京华时报》发表《视频直播时代,为何还有“砸窗执法”》一文,指出个别基层职能部门执法采用暴力手段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就如何规范执法、减少冲突进行深入讨论。舆情达到高潮。
舆情焦点
梳理媒体观点,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1、 暴力执法竟不怕视频直播。《京华时报》评论称,有人说,那位卡车司机应该庆幸,虽然车窗被砸、货车被扣,自己手机录下的视频却没被执法者强制删除,这给后期的网络爆料、媒体曝光、行政问责提供了确凿的依据。话虽有理,但这种“庆幸”又让人觉得有些苦涩——难道以后我们面对执法者的时候,都必须录像自保?难道不能让执法者与时俱进,形成文明执法的习惯?在“砸窗执法”引发围观之后,无疑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和处理。
2、“石头砸窗执法”,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网评论称,你执不执法,法律一直在那里,如果没有强制性,便会为更多的违规敞开缺口。但为了执法去砸窗,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规。执法同那些违法超载一样,也需要群众监督。
3、 围观暴力执法,多些理性,少带情绪。搜狐时评在线称,通过简单的一则新闻和几张图片,我们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只有将这些“碎片”按逻辑和常识有序拼接起来,才能最大程度还原事实真相。即便“碎片”太少,不足以还原事实真相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倒逼双方提供更多“碎片”。围观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不会偏袒一方,只会将风向引向正义和真相。总而言之,对于河南“砸窗执法”,围观不宜带情绪,更不能急着选边站队,而应该客观、理智地分析评判。
网民观点
 @小冉123:不知道究竟是司机还是执法人员有错在先,但是执法人员拿着棍棒强制执法是不对的。
 @周小琼:媒体报道称有网友爆料是货车司机先打了执法人员,才被追着要求下车,到底真相是什么?
@华南阿力:现在争论没有用,等真相公布后再说也不迟。
 通过新浪微博、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搜狐网、网易的新闻相关评论、跟帖,以及各大论坛评论等综合抽样得出,抽样200条。
把握时度效 公开真相 避免“罗宾汉情结”
全媒体时代,“有图有视频”极易引爆舆论。此次“破窗执法”事件借助视频传播,再次将基层部门如何规范执法的问题推向舆论风口浪尖。从此次事件的舆情应对来看,卫辉市交通运输局快速应对,并作出处理决定,不失为一个快速有效回应舆情的好案例,具体而言:
 一是第一时间介入调查,责任切割明确。个别突发事件中官方替涉事人“澄清”、“否认”等回应舆论,不但会引发舆情继续发酵高涨,也会把舆论由对涉事人的不满转化为对当地政府单位的攻击,造成单位替涉事人个人行为“背黑锅”的现象。而这次事件的视频在网络平台曝光后,获悉舆情信息后,卫辉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拿出了对此次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置方案,并对执法队伍进行全面整顿。同时,在发布通报中也明确指出,已对相关涉事人停职检查,等候调查处理。舆情处理迅速,责任切割明确,避免了个人的不当行为转化为单位的舆情危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面舆情发酵,将事件责任限定在最小范围。
二是与媒为善,积极沟通。事件发生后,卫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报表示,“欢迎广大媒体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表达了很好的认错态度,将沟通媒体落到实处,不仅能掌握媒体动向,也能及时发出官方声音,主导议题设置,获得媒体好感。
三是保持同理姿态,开启利益补偿机制。在这次事件中,相关部门在发声时,清晰传达卫辉市交通运输局会秉公执法、坚持依法执法的决心,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同时,对被砸坏的车窗玻璃照价进行赔偿,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
 纵观此次风波,有以下几点启示:
公布真相,再现事件始末。不论是行车记录仪还是站内的摄像记录,当事人录制的片面视频并不能完全说明真相,应公开全部视频过程,再现事件始末,才能让公众更为理性地看待此次事件。网民在执法人员与群众发生冲突中,本就容易形成“罗宾汉情结”,发布现场视频、音频,出具现场资料、相关法律条文,是扭转不利局面的重要方式。
 通报发言应切中舆论关切点和质疑点。在事件发生后,一些网民将重点聚焦在灰衣男子身上,对其身份产生质疑,但在官方回应中并未对此进行回应,此细节仍有提升空间。相关部门在回应中应更多关注民众关切,将负面、不实声音“消解于无形”。
 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视频曝光后,对于执法人员的指责声盖过真相,在真相还未查清之前,已有不少网民推出为何发生冲突的各种“版本”,这样的猜测易造成谣言滋生。因此,在类似视频流出后,除了涉事主体第一时间发现、澄清、消除谣言外,网民还应理性看待,等待真相水落石出后再发声也为时不晚。
罗宾汉情结:来源于侠盗罗宾汉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行为,原指扶弱抑强。现在多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涉及官民、贫富之间的冲突时,往往不辨是非曲直,一边倒站在弱势群体一方。
互联网的今天,我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要注意的言论。舆情公关的存在应该让事情的始末更加清晰,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不偏不倚。
什么叫“一次性舆论”?
我们有时会听到”一次性舆论“,但什么叫”一次性舆论“呢?我们先来了解下。
网络舆论的传播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但有些公共事件的传播却呈现出别样的特性,即“一次性舆论”,这种“有去无回”的舆论传播往往与“移情”和“同情”有关。进而,对某些公共事件来说,“一次性舆论”的传播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性,其又与三个因素有必然关系:网络舆论的自身特性、被引导性、具体内容。但是,网络舆论自身所包含的一个最大的困境,即社会问题的化解。
网络舆论对某个公共事件的关注,往往是“冲浪式”的。某个问题迅速引爆舆论以后,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到每一个“端口”,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原先的问题无人问津,而紧接着是下一个问题的集体讨论。这种“公共事件的烂尾化”结局,我们将其称为“一次性舆论”,其与“冲浪式”的舆论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冲回来”或“荡回来”,而是有去无回,这样的舆论发展特点在如今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中非常常见。
接下来我们在社会治理视野下探讨“一次性舆论”传播的发展逻辑和成因与公共问题化解的对策。
网络舆论成因:移情与同情
有学者认为,“网络公共事件是指由特定突发事件引发,以互联网为主要活动平台,众多网民共同参与,围绕特定目标展开,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并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公共事件的起因,有移情,也有其他原因。但就目前来说,刺激网友神经最紧张的那个部分,且能够引起网络集体性口诛笔伐的主要是移情的作用。也就是说,网友会认为:“我”可能也会在今后遭受同样的待遇,所以我参与并抗议,以试图去改善问题存在的现状。这是最能够解释为何在某个网络公共事件中有诸多网友一起参与讨论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移情,所以揪心的负面事件从一开始就迅速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之后,网友在网络中开始热议,随后媒体迅速跟进,再反过来作用于网民舆论,从而导致全国性的对负面事件的讨论。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个活动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周期性,可分为四个阶段:潜在-萌芽阶段、发生-蔓延阶段、深入-变化阶段和消退-终结阶段。”比如涉及儿童的网络负面事件,有的网友在看到负面消息以后,迅速地询问自己的小孩是否有同样的遭遇。这种高度警惕的心理机制,反映出的恰好是民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且基于同情心,人们会对此类网络负面事件鞭挞和痛斥,以此希望能引起社会的注意,对整体性的幼儿园教育和学习环境有所改观。
正是因为人们内心有天然的同情心,所以才有社会秩序的形成。这种基于“同情的理解”和“移情的愤怒”,导致网友对此类负面公众事件进行了“痛斥性地围观”,如过街老鼠,几乎达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要知道,这种隔空性的语言模式恰好是网络舆论的特征之一,也是对公共事件中网友集体性参与的一个诠释,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网友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照和同情,更是对自我利益的保护。当然,对网友的这种自利性的反馈性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正常的。
网络公共事件的危机性恰好就在于它能在瞬间对某个社会负面事件进行集体性评议,但这并不利于社会的治理。而现在这种情况,依然不时在网络上发生,根本原因还在于线下的社会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性的管理。
“一次性舆论”形成机理分析
引爆网络舆论的关键点是我们不能去触碰网友最关心的那些事情,否则就会导致舆论的突然性爆发,而后深入发展,甚至刷屏。此刻,再想去遏制舆论的势头就迟了。
但奇怪的是,隔一段时间以后,舆论的风波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退,甚至在微博上很少重提。我们把这种缺乏后续跟进的舆论发展模式称为“一次性舆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播趋势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网络舆论的本身特性。舆论的传播会导致前一个舆论浪潮被后面的一个舆论浪潮所掩盖,且有一种固定的传播周期。加上网络特有的“选择性忘却”,所以舆论会成为一次性的。
二是网络舆论被引导。其实,网络舆论的发展,的确是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例如“病毒式的裂变”,舆情一旦在网络上传播起来,其一个个微小的点快速聚集,连续不间断传播,短时间内形成信息链、时间链和发展链,与事件本身发展几乎同步。而网络舆论对某个公共事件关注过度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新闻来影响网友的舆论关注。
三是公共事件的内容。“关注什么”是网友的一种集体性的心态和心理,而怎么关注,并非是网友单方面能决定的。
以上三个方面原因导致了“一次性舆论”的出现,社会治理视野下“一次性舆论”因为这些原因而呈现出“起伏-回落”的传播态势。尤其是一些公共事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是“一次性舆论”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它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将问题解决。
解决“一次性舆论”困局
“一次性舆论”的传播方式存在的最大困境不是舆论本身,而是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如果问题得到了化解,那么至少可以把“一次性舆论”的意义体现出来。
事实上,“一次性舆论”所围观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还在继续发生。“一次性舆论”的特点又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注力度减弱,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一次性舆论”的引起并非那么容易,这就加重了问题被解决的概率变小,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要想扭转这样的困境,关键不在于如何去治理“一次性舆论”,毕竟网络的特性和网民的心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对社会问题的化解,我们是可以把握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此,我们要在社会治理的视野下,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来根本性地解决“一次性舆论”的困局。
首先,要把民生、民利放在首位,不能做对不起人民、伤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公共问题和公共安全要用制度去保障。否则就会引发集体性的舆论,本质上是引起了公众的集体焦虑。
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去做好每一件关切老百姓利益的事情,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做,“懒政也是一种腐败”。
再次,要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依然关系到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如果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感和安全感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如果此时一个负面事件爆发,就将更容易触发人们的集体讨论。
“一次性舆论”的大面积爆发,甚至还会有一些非理性的声音,混淆视听,不利于社会治理。
最后,要用治理的思维去化解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尤其是要把“网民的舆论监督”当成“多元主体”之一,而不是采取打击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堵”,采取“引”和“疏”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利于社会问题的化解,这才是制度真正需要做的,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制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制度和思维上的转变才能让“一次性舆论”的困境得到扭转,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化解。如今,网民最关心的就是一些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要解决“一次性舆论”所面临的困境,就不得不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
任何事件的出现总有他自己的原因,就像”一次性舆论“;任何时间的发生也有其解决的方法。究其根本,我们要坚持法制,法治,民生,民利,引导舆论走向去解决社会问题。
如何应对“爆热款”舆情事件
舆情事件同样也有所谓的“爆热款”,如何面对“爆热款”舆情事件的传播及应对?本篇文章以“衡水中学生整理春晚知识点”为例进行分析。
2017春节期间,衡水中学某文科班班主任发在朋友圈里的“我们班学生整理的春晚知识点”爆红,引发一波舆论热潮。一直游走在舆论场风暴中心的“春晚”“衡中”“高考”等关键词交织碰撞,使得此轮舆情发酵颇具喜感,且极具代表性。本次舆情事件,除了具备转载量高、网民参与多、评论角度广等特征外,其热点生成方式、网络推动因素、数据传播走势等也值得分析研究。
舆情事件发展过程
1月28日,2017年春节的正月初一,衡水中学毕业生、湘潭大学在校学生、新浪微博博主@诗唯佳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春晚”微博话题下发布图文微博:“当大家都在或期待或吐槽春晚的时候,衡中的孩子们仍然在学习……自己整理的春晚政治考点……厉害了,word学弟学妹们!”配图为一位衡中老师朋友圈信息的截屏,并@河北衡水中学,此微博转发量仅为35,点赞为7;1月30日,微信公众号“河北衡水中学”刊发该校高一A部721班团委孙亚楠撰写的文章《厉害了我的同学们!衡中学生整理春节晚会时事知识点引发网络热传》,此篇文章很快获得超过10万+的阅读量和700余点赞。直到2月3日,大燕网全文转发此篇微信文章后,同时引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北青网、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省内外重点主流网站转发,随后,舆情热度逐渐趋于平缓。
由上述可见,整个事件的传播从启动到高峰再到平缓,仅用了48小时。涉“衡水中学+春晚+考点”关键词信息达到3.2万条(篇),其中微博微信传播数据占据绝对分量,达到2.9万余条(篇)。
抓“痛点”快速引爆舆论
任何一件热点舆情事件从发生到发展都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要素:一是事件本身易点燃网民情绪热点。舆论场热议话题“春晚”、神一样存在的“衡中”、令人爱恨交织的“高考”,三个热点关键词构建碰撞而成的事件,快速引发学校老师、孩子家长、在校学生的共鸣,点燃网民情绪,引导网民“场景再现”。网民的热烈参与和关注加速了事态变化,推动事件传播。二是有获益主体充当自愿的网络推手。在本次事件中,衡水中学无疑成为获益者,其利用自身微信平台为事件的传播推波助澜,启动信息在行业内的传播阀门。三是网络媒介提供的舆论平台助推事件发展。数据显示,微博微信平台的传播,占到全部传播量的九成,最终实现信息在舆论场持续近48小时的热炒。
许多舆情事件的发生是不可控的,却可以通过信息再加工实现有效调控,达到宣传效果。衡水中学微信公众号推出头条文章后,其他媒体在转发时,全部做了简单再加工,主要表现在标题上,包括“衡水中学学生从春晚整理出的时事知识点刷爆网络!厉害了Word少年!”“你和学霸的差距:一中学学生总结春晚政治考点”“学生总结春晚政治考点 学霸原来是这样炼成的”“学生总结春晚考点,现在的学生学习是有多努力”等。
网络推动只需抓住公众心理“痒点”“痛点”,便可迅速启动情绪宣泄口,快速引爆舆论。涉教育类事件一直是舆论场的热门话题,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一群面临高考的特殊群体,把本应成为娱乐休闲的“春晚”高度“专业化”,事件的无形推手把这些因素有序地结合起来,并发布基于事实的信息,无疑打破了网民的习惯思维,网民情绪瞬间被点燃,有了“不得不转发”“不得不说几句”的冲动,同时引发其他网民对事件本身或者脱离事件对事件评论再评论,网络舆论因此被“叠式”引爆。此事件中,网民自动形成“膜拜族”和“吐槽族”两大阵营,“膜拜族”观点集中在“衡中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春晚正是学习政治的好平台”“衡中学生玩中学、主动学、随时学的精神值得称赞”等,“吐槽族”的观点集中在“春晚版考点,戳中应试之弊”“衡中生不值得膜拜,教育不应该急功近利”等。与此同时,对本事件的评论文章从2月5日开始出现,但篇幅并不多,观点也较为客观,既肯定了老师和学生孜孜不倦主动学习的精神,也表达了对高考孩子辛苦学习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呼吁尝试对高考试卷命题的改革,让孩子们不用这么辛苦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